您好,欢迎来到农特产品销售电商 !会员登录|立即注册 VIP服务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盐碱地种植助中国保障粮食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7  浏览次数:757
核心提示:  香港《南华早报》12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通过种植耐盐碱作物增加粮食产量并推进粮食安全目标随着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中国传统粮仓,加上地缘政治突
   香港《南华早报》12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通过种植耐盐碱作物增加粮食产量并推进粮食安全目标 随着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中国传统粮仓,加上地缘政治突然变化导致可靠的粮食价格成为历史,中国正加大确保粮食安全的行动力度,采用多措并举的方式扩大产量并提高耕作效率(如图)。为保证在不破坏有限耕地的情况下养活14亿人——这个矛盾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主要障碍,中国一直探索利用富含盐和其他矿物质的土地种植农作物的方法,此类物质过多往往造成土地寸草不生。迄今,相关努力已见成效。国家统计局本月宣布,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多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这些盐碱地分布在全国多地。在盐碱地上开展农业种植是中国为加强粮食供应而确定的众多策略之一,其他包括严格保护耕地、通过新技术提高产量等。盐碱地被中国列为可改造利用的“非传统耕地资源”。将这种看似不毛之地变成可耕种土地将是一项重大成就,证明中国能克服自然资源限制并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中国已采取多种方法使盐碱地变得更肥沃。为加强粮食自给自足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中国改善了一些盐碱地的矿物质含量、开发更耐受农作物,或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今年6月有报道称,江苏省东台市种植耐盐碱油菜新品种,刷新全国盐碱地油菜高产纪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水产养殖公司8月报告说,利用当地盐湖水模拟海水,开展“海产品”养殖业。东北地区吉林省的盐碱地在经过土壤处理和采用耐盐碱水稻品种后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收成。

  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中国研究人员看起来将继续探索可提高产量或扩大可使用土壤范围的新方法。(作者Judy Cui,崔晓冬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主办单位:奉节县渝甲油橄榄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渝ICP备2023001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