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顺河镇党委因村制宜、创造发展特色产业,深挖街西、街南、于圩三个农业村的农业资源禀赋,打造街西居委会“农文旅特色片区”、街南村“万亩荷塘”、于圩“省级特色田园综合体”,围绕洪祥、张福河两个渔业村水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盘活水资源,做活“水文章”。推动文旅融合拓展特色产业融合“新路径”西顺河镇充分挖掘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将民风民俗与乡村旅游相融合,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植入旅游元素等方式,全力打造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文旅亮点,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我们每年举办万荷园、牡丹园文化节,让无数游客对西顺河的关注度不断攀升。通过办节赋能,以旅游撬动产业蝶变升级,带动群众致富增收。”西顺河镇党委书记周宗燕介绍。
结合洪泽区委、区政府 “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富民“双轮驱动”战略,西顺河镇深入挖掘“二十六烈士”红色文化、红石榴民族文化、特色柳编传统技艺,讲好“张福河典故传说”故事,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民族文化馆、于圩村史馆等一批特色项目,着力壮大农文旅产业集群,助推富民强村进程,持续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特色产业集聚“新发展”围绕全市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工程建设总要求,西顺河镇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延长农民增收“价值链”为导向,千方百计延长农业产业链,多措并举打响农产品品牌。“希望今年能做好抖音带货,让我们洪泽湖大闸蟹品牌形象更突出。同时还准备多参加一些农特产品展销会,对接当地网红,不断扩展销售渠道,帮助乡亲们把更多的农特产品卖出去,真正地帮助家乡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张福河村乡贤、养殖大户孙剑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西顺河镇结合区域自然资源,深度挖掘渔业转型的优势,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通大闸蟹从前端养殖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洪泽湖大闸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近两年,西顺河镇建成精品大闸蟹养殖区8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养殖大闸蟹3000亩以及“长江一号”育苗示范区1000余亩,去年大闸蟹产值3600万元,人均年收入突破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