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坪镇有“一年三季天气凉”之说。这里平均海拔1000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是商南县重要的高山蔬菜种植区。2023年,当地抢抓北菜南运的发展机遇,建成陕西供港蔬菜商南好璟佳原种植基地,将秦岭高山蔬菜供应到沪粤港澳市场,成为全省第二家供港蔬菜种植基地。
基地实行蔬菜轮作模式,上半年主要种植土豆,接茬种植萝卜、绿甘蓝。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安排,基地实现蔬菜的错时供应,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2023年7月9日,首批发往香港的土豆在香港市场卖出每公斤11元的好价钱。
一南一北,相距1000多公里,新鲜的土豆是怎样从商南的“菜园子”进入香港市民的“菜篮子”的?
“为了保证供港蔬菜的品质,我们细化供港蔬菜生产标准,加强用肥、施药等关键环节的监管,专门邀请专业机构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进行化验,通过了海关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认证。蔬菜成熟后,要经过68项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标准才能发货,并实现48小时冷链直达深圳口岸;实行高山蔬菜‘身份证’管理,建立‘合格证+追溯’平台,做到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确保蔬菜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4月17日,陕西好璟佳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建中说。
据悉,十里坪镇围绕打造供港“菜篮子”高品质生产基地目标,推行“党支部+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流转辖区内红岩、梁家坟、碾子坪、核桃坪、白鲁础、宽坪6个村集中连片优质土地5000亩,按照“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沟相连、渠通畅”标准,对地块进行改造提升。
陕西供港蔬菜商南好璟佳原种植基地建成以来,农闲时,梁家坟村村民孙宝苍就在基地务工。
“我的主要工作是整地、育苗、移苗,一年在基地工作50天左右,能收入5000元。”孙宝苍说。
该镇还配套建设冷链仓储中心3个,引进酱腌菜加工生产线1条,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既保障了蔬菜的全年供应,又实现了鲜菜供应与精深加工的“双轮驱动”。
“我们按照重量为200克以上、150克—200克、150克以下,将土豆分为A、B、C3个标准,在每公斤2.2元保底收购价和‘无青头、无损伤、无虫眼’最低品相标准的基础上,分类分价收购,将A、B类土豆作为鲜蔬销售到香港市场,将C类土豆加工为酱菜售卖,努力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十里坪镇党委书记王斌说。
如今,商南供港蔬菜凭借优良品质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畅销港澳市场,还受到西安、上海、武汉等地消费者的喜爱。
“2023年,我们制定了供港蔬菜种植项目3年实施规划,逐步扩大种植规模,预计今年底,商南县供港蔬菜种植面积将突破万亩,实现十里坪镇13个村(社区)全覆盖。届时,商南县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蔬菜4万吨以上,可带动300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这一规划落地后,不仅能持续丰富大湾区居民的‘菜篮子’,还将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商南县委副书记李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