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年销售丹参、黄芩、徐长卿、山楂等各类中药材1万余吨,年销售额达到1.4亿元。丹参片产品价格由原来的每斤7.5元提高到11.5元。”据上豹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绍林介绍,园区依托“龙廷丹参”道地药材集散地的突出优势,引进安徽亳州恒泰药业、安君中药材、山东伍亩地电商等5家企业入驻,成为鲁中最大的丹参中药材交易中心。
经过多年发展,龙廷中药材产业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药材深加工制作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发展格局,实现了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据悉,这个镇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000余亩,每年大约可产丹参5000吨,购销从业人员300余人。
“一棵苗”,正长成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链”。在新泰市,从生态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中药产品、中药材集散市场,他们正全力打造现代中药种植加工及大健康产业链。通过成立中药材产业联盟,吸纳58家成员单位,新泰市年总产鲜药材9万吨、干药材1.6万吨,总产值约30亿元。
因为看好了菊花种植的市场前景,从2017年起,山东青莲菊业有限公司就在新泰市翟镇、龙廷、泉沟、西张庄等乡镇承包2000多亩土地,进行金丝皇菊、金岁胎菊、金圣莲菊等多个品种的菊花种植,每亩收益8000-10000元。位于石莱镇的卜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了1000余亩徐长卿、丹参、玄参等中药材产品,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产业。羊流百合园为亚洲单体种植百合面积最大的园区,成为推动中药种植产业“药用、观赏”双引擎发展的示范园区。
近年来,新泰市依托资源和地域优势培育道地药材产业,打造丹参、徐长卿、金银花等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28个,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方式先后成立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35家,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4万亩、深加工及存储基地2处和“共享中药 智能配送中心”,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药材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张雪)